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里的纳尔逊“侄孙”

    100多年前,清末重要的通商口岸厦门同安,一位英国妇人机缘巧合下收养了一个在码头贩卖油条为生的中国男孩,起名为LeBuah。这个本名叫做吕文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成为北洋海军的一员战将,而当年的这位妇人则是英国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勋爵的亲侄女——玛丽·纳尔逊。由于这样一层关系,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吕文经可称得上是纳尔逊的侄孙了。

    距离英国首都不远的朴茨茅斯,是英格兰南部的重要港口,也是英国皇家海军重要的基地。自古以来,米字旗飘扬的战舰一直是这座港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今天的人们游走在朴茨茅斯海边,依然能够领略这个海洋强国的雄风,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一艘艘标志着现代科技结晶的海上利器,不经意间就会从眼前掠过。蓦然间,有个特殊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一艘浑身散发着盎然古意的老船,带着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气,停泊在21世纪的天空下。木制的船身上密布炮门,甲板上桅杆耸立,缆绳如网,船头仿佛独角兽般还斜插出一根长长的“角”……恍若是另一个时空的来客。这艘古老的风帆战舰正是来自于18世纪的“胜利”号,而它至今仍然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现役军舰。两百年来,英国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保存一艘已经没有军事价值的古董,为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一位英雄。

    1805年9月21日,欧洲世界还笼罩在英法大战的弥漫硝烟中。西班牙的斯湾以西的特拉法尔加海域,两支庞大的舰队逐渐接近。经过多天的追踪,英国地中海舰队终于盯上了死敌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英国舰队旗舰“胜利”号的尾楼甲板上,一位独臂将军一声令下,“英国希望各位尽忠职守”这句日后成为世界海军经典名言的旗语命令跃上桅杆,英国军舰排列为2路纵队,犹如两只铁拳同时击向成纵队的法、西联合舰队,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舰在血与火的海洋上角逐厮杀。最终,英国人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发生在19世纪初的空前规模海战,扫除了英国的海上威胁,仿佛是一声号角,宣告十九世纪将成为英国的世纪,特拉法尔加一战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带领英国人赢得无上光荣的那位独臂将军,因为坚持站在甲板上鼓舞士气,不幸被对方狙击手击中,死在英国军舰庆祝海战胜利的礼炮声中。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Nelson),从此成为尽人皆知的海上英雄,各国海军将领效仿的典范。为重酬这位战将,他的座舰“胜利”号被永久保留在皇家海军内,作为海上的丰碑。伦敦海德公园附近,专门建设了特拉法尔加广场。以独臂将军纳尔逊瘦弱形象铸成的铜雕,站立在广场中央高高矗立的基柱上,永久注视着他为之献出生命的土地。英国海军水兵的帽子上,从那一天之后,也多出了一条黑色的飘带,以示向这位出生于贫寒家庭,12岁加入皇家海军,身经百战的将领致哀。

 纳尔逊将星陨落后的19世纪,英国凭着强大的海军纵横四海,英国海军的制度、传统、舰船设计,深远地影响着全世界的海军,纳尔逊也成为了世界的纳尔逊。不墨守成规,力争战场主动,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胜利,纳尔逊精神几乎在所有国家的近代化海军中都成为经典教条。不仅如此,原本是英国海军为了哀悼纳尔逊的孝带、水兵帽上那条黑色的飘带,也漂洋过海,成了世界各国近现代海军的必备饰物,包括当年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失败者,法国与西班牙的水兵帽子上也都出现了著名的黑色飘带。作为世界海军大家庭的后起之秀,中国创办近代化海军起步较晚,但从北洋海军,到今天的人民海军,也一直沿用了这一海上传统。现代中国更少有人能够想象的是,这位白皮肤蓝眼睛的异国将领,其实还有一位流淌着炎黄血液的“后裔”,而且他的这位“后裔”还曾经是北洋海军的一位军官,100多年前,他就曾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吕大胡子

 稍微熟悉北洋海军历史的人,大都知道这支海军曾经装备过一种名字奇怪的军舰,蚊子船。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上,称这种军舰船小炮大,机动性不好,是外国军火商为了欺骗中国,赚中国的钱而建造出来的,李鸿章等不懂洋务,上当买了国外的劣质货。然而实际的情形是,这种军舰诞生时引发的震动,丝毫不亚于现代美国人搞出全隐形的军舰。1867年,英国设计师乔治·伦道尔(GeorgeRendel)创造出了一种新型军舰,在小舰体上加装当时只有主力舰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当时被称为伦道尔炮艇。这种船的实际用途并不是出海打仗,而是当作海上可以运动的炮台,即水炮台。一旦某港口局势吃紧,需要加强防御,就可以临时抽调一批这种浮动炮台去设防。相比起修建在陆地上的炮台来,水炮台船成本低,可以运动,更具有实用性。而且船上装备的大炮威力惊人,犹如一只小小的蚊子,看似不起眼,但真要被叮上一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因而蚊子船的命名并不是表示这种船体小质弱,实际正是其威慑力的象征(作为这种传统的延续,前苏联一种威力巨大的导弹快艇曾被命名为“蚊子”级)。北洋海军购买蚊子船时,正值这种船在全世界被热捧,很多欧洲国家对中国拥有了这种最新式的军舰感到艳羡不已,甚至在英俄矛盾时,英国还曾商议要高价购回出口给中国的蚊子船,用来对付俄罗斯。蚊子船虽小,但绝对不是能随意轻侮的军舰。

 北洋海军购买蚊子船的初衷,是为了用来充当防御港口的水上炮台。但当时的北洋海军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根本不容许军舰只执行单一的任务。没有其他军舰可用的情况下,蚊子船到达中国后,也充当起了外海巡洋的哨兵。北洋海军一批著名的高级将领,如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等,最早都是从担任蚊子船管带而起家。1888年,北洋海军在威海宣告正式成军,拥有了铁甲舰、巡洋舰等一大批作战军舰后,蚊子船的巡洋价值降低,逐渐退向二线。为了节省经费,减少军舰机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北洋海军的6艘蚊子船只维持2艘常年在海上服役,其余4艘离水上岸,封存在天津大沽的专门仓库里,以备他日之需。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战前所有封存的蚊子船一一恢复现役。当年的7月初,听说北洋海军蚊子船恢复现役,急需配备军官,一位在天津负责看守铁桥,收取厘税的中年人设法向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谋职,最后被委任为“镇北”号蚊子船管带。这位被北洋海军水兵称为吕大胡子的舰长,真实姓名叫吕文经,字纬堂,福建同安人。丁汝昌之所以会选中他,实际因为他原来是中国近代海军一位老资格的舰长。早在1865年,吕文经就已经在福建船政的“靖海”军舰担任管带,此后历任船政水师的“安澜”、“伏波”等舰管带。只因在1884年马江之战中,有率舰临阵趋避的嫌疑,才被革职充军离开了海军。经历挫折,重返海军后,吕文经管带 “镇北”主要驻守在威海,与其他蚊子船一起担负威海湾的守口任务,并且参加了1895年的刘公岛保卫战。战后吕文经一度辗转进入李鸿章幕下,曾作为武官随同李鸿章访问欧美,还曾被派往欧洲监造甲午后中国定造的舰艇,1908年在故乡去世。

 遍观吕大胡子的一生,他的海军生涯历史虽长,而且曲折,但是并没有如同刘步蟾、邓世昌乃至萨镇冰等将领那样著名的事迹,以致于一直沉寂于中国的海军史。直到近年,福建厦门地方发现了一处险些被盗的古墓,墓碑上的名字正是吕文经。至此,这个人物才又引起了现代人的关注。细加分析后,突然发现围绕吕大胡子的生平,竟然有着一连串的问号、谜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吕文经历以及旁人的记述,人们了解到吕文经的英语水平非常之高,但清末各种学校、出洋学生的名单中,都找不到他。正是这个谜团,使得吕文经在海军史上不再落寞。一次偶然的机会,一篇外国人的日记,揭开了他这一段不平凡的身世。异国奇缘

 清末时代,中国各地都有一些外国人开办的教堂,位于北疆长城边上的一座小城内,也有这么一间。教堂里的美国牧师有记日记的习惯,在他1885年的日记里,一桩特殊的事情跃然纸上。

 1885年的一天,教堂里来了一位穿着制服的中国人,令美国牧师大为惊讶的是,这个中国人竟然能说一口非常漂亮地道的英国英语。简单寒暄之后,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向美国牧师倾诉起自己的不幸命运,说自己原本是中国军官,因为前一年马江海战中的表现问题而获罪,被判流放充军到这里,担心下一步会被押解到关外。目前正在想方设法运动当地的官员,想以钱免罪。这个人就是吕文经。

 不同寻常的经历,让美国牧师对眼前的中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他那口正宗的英国腔则更为关心,开始追根问底。吕文经丝毫不避讳,直接谈起了自己的往事。吕文经的家乡厦门同安,是清末鸦片战争后的重要通商口岸,华洋混处,吕文经童年时据说家境贫寒,以在码头旁贩卖油条为生。一位英国妇人极为偶然地注意到这个可怜的中国小孩,后来竟将他收为养子,起名LeBuah。有了外国名字的吕文经又极为幸运地被带往英国,与妇人的亲生儿子一起上学读书,获得了接受西方科学教育的机会。成年后,吕文经回到祖国,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无疑是凤毛麟角的懂得英文的人才,很快就被其故乡的福建船政选中,担任舰长。吕文经海外留学的生涯,使得他的英文技艺在福建船政颇受器用。至于他能当上舰长,所具备的海员知识是从何而来的,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这段故事叙述到此本来已经足够传奇,但吕文经养母的家世又让美国牧师大吃一惊。英国妇人的丈夫李太郭(GeorgeTradseentLay),原是到中国传教的教士,热衷中国文化,成了著名的中国通,是英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后来陆续当过驻福州、厦门领事。英国妇人本人叫玛丽·纳尔逊,乃是英国海军英雄霍雷肖·纳尔逊的亲侄女。李太郭和玛丽·纳尔逊有一个亲生儿子叫李泰国,英文名字是霍雷肖·纳尔逊·李(HoratioNelsonLay)。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受中国弟弟的耳濡目染,李泰国很小就能讲一口地道的中国话,日后也因此轻松地进入了英国在华外交界,并于1861年荣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类似现代的海关总署署长),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不过随后,李泰国在为中国创办海军的尝试中,擅自揽权,用中国的钱弄出了一支不受中国控制的中-英联合舰队,引起清政府震怒,以致舰队解散,李泰国被解职。李太郭的亲生儿子初涉海军事务,就弄得一团糟,反而是养子吕文经真正成了名海军舰长。

 讲完这些故事,落魄的中国人离开教堂而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英国哥哥担任过海关总税务司的缘故,吕文经后来一度在天津海关得到了一份看桥收税的差使。美国牧师则将这段奇遇记录了下来。直到多年之后,美国牧师有位外孙对海军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某天无意中打开尘封的日记簿时,才揭开了这段不寻常的往事,在他的文章中记下了LeBuah的故事。北洋海军深受欧风影响的军官中,谁也未能想到,他们身旁竟然生活着一位纳尔逊的“后裔”。

 诞生在中西文化大对撞、大交流时代的北洋海军,充满了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传奇。不仅仅只有他们进行过的海战值得后人关注,舰队里那些人的命运故事,犹如一个个时代的缩影,都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苦辣酸甜,感受到一个多世纪前人们的脉搏跳动。

旅游热线:0631-5287807
  • 网友投稿
    在线客服 官方微博
    游客建议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技术支持与保障:0631-58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