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刘公岛之声
《刘公岛之声》第143期

刘公岛上的儿童节

  阳光明媚,海风习习,6月1日的刘公岛草木青翠、花团锦簇,格外绚丽多姿,仿佛正在迎接进岛过“六一”的孩子们。

  当天8时许,当记者乘船进入刘公岛时,已经有许多游客陆续进岛观光,其中有享受儿童免费畅游优惠的本地家庭,也有远道而来首次进岛的外地游客。刘公岛上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他们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各个景点,孩子也用纯真的眼睛和心灵记录下了刘公岛上曾经发生过的甲午战争等历史,用心“翻阅”了这本栩栩如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教材”。

  为了给孩子们展示真实的海岛军营生活,6月1日上午,某部驻刘公岛一连官兵举行了“海防一连”军营开放日活动。驻岛官兵向孩子们展示了舞龙、双节棍、刺杀操以及火炮占领阵地与射击的演示;之后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内务、餐厅以及连史馆。展示中,驻岛官兵们动则势如猛虎、迅速果断,令孩子们掌声不断;静则井然有序、忠贞赤诚,令孩子们钦佩不已。

  而“六一”刘公岛之旅最让孩子们欣喜的是,长鬃山羊“乐羊羊”于5月27日产下的第三胎羊宝宝阳阳,在儿童节当天第一次与游客们见面。孩子们有的带着食物,有的拿着照相机,和阳阳亲密接触,陪伴阳阳一起度过它的第一个儿童节。刘公岛之旅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个富有童趣又极其难忘的儿童节。(记者 王歌)

 

 我和刘公岛的缘分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姨姥从外地回家探亲。平时就喜欢旅游的她听说刘公岛对外开放了,便带着妈妈和我一起上岛看看。我那时还小,隐隐约约只记得大船、海军衫,还有我骑在提督署门前大炮上拍了一张照片。

  之后小学、初中春游时,我又两次来到威海,但都没有机会进岛,只在海边花了一元钱用高倍望远镜“远眺”了一下。

  2002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刘公岛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刘公岛人,这一干就是十多年,我也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老刘公岛人。这期间,有一次休假陪父母进岛闲逛,当走到提督署的时候,突然想起儿时的那张照片。只是此时姨姥因年事已高,多年未曾再回来探亲,我也羞于再爬上大炮,从而未能再“还原”儿时那张照片的场景。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侧立大炮两旁留了一张合影。

  现在偶尔翻翻相册,看到这两张照片也总会有几分感慨。时间过得真快,20多年恍如一瞬间,更感慨缘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儿时必然不能想象如今会和刘公岛结下十多年的缘分。(文/图 杨强)

  提供请本文作者到新威路52号10楼刘公岛管委新闻信息中心领取奖品一份。

 

刘公岛记忆征老照片启事

  刘公岛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众多游客都在岛上留下过珍贵的镜头。为了重温那美好的时光,我们特开设“刘公岛记忆”栏目,诚征游客们曾在刘公岛上拍摄的老照片,并写有百字内的感悟文字,时间跨度大、新老对比明显为佳。

  电子照片必须大于1MB,可以用于报纸印刷,投稿人须对照片拥有版权,涉及肖像须拥有肖像支配权。电子稿请寄:lgdjiyi@163.com;邮寄地址:威海市新威路52号10楼刘公岛管委新闻信息中心,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稿件一经刊发,即可获得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赠给的景区门票一张。活动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励3000元;二等奖2名,奖励1000元;三等奖10名,奖励300元。

  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所有。 本报编辑部

 

“我游刘公岛”征文启事

  刘公岛是威海人家门前的国家级风景区,是每个威海人的骄傲。每一位游览过刘公岛的人都收获了许多惊喜和感悟,为此,我们特开设“我游刘公岛”栏目,欢迎游客们将自己在刘公岛的游览经过、感悟等写下来,与读者共享。游记体裁以散文为主,字数800字左右。来稿请寄:xuetao0826@163.com;来稿中请写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征文一经录用,除稿酬外,作者还可获得由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赠给的景区门票2张。本报编辑部 历经风雨龙王庙 ◎陈悦 刘公岛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历来说法很多,其中有一则盛行的版本,是说刘公岛初名“龙宫岛”,因岛上有座古龙王庙而得名,后来“龙”、“刘”谐音,渐渐就传成了刘公岛。

  “龙宫岛”的故事可信与否,今天已难考证,不过在今天的刘公岛上的确能见到一座别致的龙王庙。登上刘公岛,出了旅游码头后西行,再过了海军公所门前的广场后不远,便能看到正对着戏台的那座小小的龙王庙。

  龙王庙的具体建成年月难考,但和清代成军于刘公岛的北洋海军关系密切则是无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王是和妈祖类似的重要海神,依海傍水总会建有天后宫、龙王庙之类的祈福场所,以海为业的人出海时也总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从北洋海军留下的一些生活传统印记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传统在北洋海军中也承袭使用,近傍在北洋海军基地上的龙王庙,对北洋海军的意义可以想见。

  我曾在日本福冈的一处纪念馆里见到过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在威海打捞北洋海军沉船时,从“靖远”号巡洋舰内获得的一件精美的木雕工艺品,恰是军舰上供奉的龙王神位。不妨悬想一下,100多年前甲午黄海海战前夕,北洋海军从威海离开北上之前,或许将士们就曾在这座龙王庙里向海神祈祷庇佑。

  刘公岛上的龙王庙在甲午战争中还成了一个特殊的场所。当战争局势恶化,威海南北岸炮台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后,包括提督丁汝昌、总兵刘步蟾在内的很多重要将领陆续以自杀的方式殉国。这些烈士的灵柩一度就寄放在龙王庙内,停灵于龙王神像下。北洋海军覆灭后,烈士们的灵柩由被日军解除武装后放还的“康济”号练习舰载出刘公岛,运往烟台,再辗转回各自遥远的故乡。

  英国租借威海卫后,龙王庙内的龙王一度被扫地出门,龙王庙也改成了英军的弹子房。直到1930年收回威海卫,张学良的东北海军接管刘公岛海军设施后,这座小小的龙王庙渐又恢复昔日用途。

  今天站在龙王庙小小的天井内,望着侧厢房内存放的当年刘公岛百姓为海军提督丁汝昌和张文宣铭刻的德政碑,以及现代布置的丁汝昌纪念场所,不禁会想起这座小庙的前世岁月,有了那些历史,这再也不是一座普通的庙了。

  本栏目诚征稿件,来稿请寄:xuetao0826@163.com

旅游热线:0631-5287807
  • 网友投稿
    在线客服 官方微博
    游客建议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技术支持与保障:0631-58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