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刘公岛之声
《刘公岛之声》第176期

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活动大事记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120年前的甲午海战留给中国人的不应该只是耻辱的印记,更应该是中国走向海洋路上的一次警醒,一声号角。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刘公岛也不应该只是甲午战争的耻辱之地,而是中国海洋征程中的一块承上启下的圣地,是中国实践海洋梦想的起锚地。

  2014年1月1日清晨,“威海刘公岛景区”的微博发布“2014,甲午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随着纪念活动的顺利推进,刘公岛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景区特制发行的“2014·典藏甲午”纪念门票,票面上火红的太阳从刘公岛上冉冉升起,金色的海面上“勿忘国殇 海洋强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5月20日,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书画名家名作大型展览在威海市台湾会馆举行,展出了《甲午风云》《甲午忠魂》等600余幅书画作品,再现了甲午战争场面,向民众传达了“勿忘国耻”等主题。

  6月25日,80名台湾大学生在刘公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研习。

  7月19日,刘公岛与人民画报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海峡两岸120位书法家走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活动,以“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为主题,邀请海峡两岸120位书法家共聚刘公岛,共同挥毫写就120米长卷。

  8月12日,北海舰队百名将校赴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故地。

  8月28日,中国人民海军在刘公岛海域举行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祭奠仪式。

  9月17日~19日,纪念甲午战争国际研讨会在刘公岛成功举办,中外专家解读海战、省思海权、镜鉴未来。

  9月18日,“全军老将军书法展”在威海举办,百余名老将军齐聚甲午故地刘公岛。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增平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捐赠“辽宁舰”航模,老将军们也将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捐赠给刘公岛,以表达崇高的爱国情怀。

  据统计,截至目前,来刘公岛和定远舰采访拍摄甲午专题的军地新闻、影视单位有30多家,包括央视《海峡两岸》《百家讲坛》等品牌栏目,制作了一系列大型历史纪录片,其中有中央四套《多国视角下的甲午》、中央十套《历史拐点》、凤凰卫视《甲午启示录》、上海东方卫视《档案解密》、北京卫视《甲午推想》、山东卫视《定远舰归来》、海政电视制作中心《甲午》、国防大学《甲午战争120周年祭》、威海电视台《甲午记忆》等。《参考消息》、《解放军报》、《大公报》、《南方周末》、《辽宁日报》、《辽沈晚报》、《大连晚报》、《河南晨报》、《重庆日报》、《长沙晚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等几十家报社推出甲午专题百余篇。

  赶在纪念甲午战争期间拍摄或播出的影视剧作品也备受观众瞩目,刘公岛管委与唐德影视联合拍摄的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即将在央视上映,由山西电视台投资、冯小宁导演的以萨镇冰为主角的电视剧《东方有大海》,于6月份在刘公岛及定远舰拍摄近半个月,该剧共40集,预计年内播出。

  120年前的甲午年,一场海战将刘公岛这一清朝北洋水师诞生地、中日甲午战争主战场的名字载入史册;而双甲子后的今天,时间的轮回再度揭开历史的烙印,作为甲午战争故地的刘公岛又一次伫立在世人聚焦的目光中。

  百年时光的洗练,近代历史的变迁,如今的刘公岛为世人打开了一个理解历史的海上窗口,众多媒体与无数关注者纷至沓来追寻历史足迹;而现代人又通过刘公岛展开了审视时代的蓝色视角,读懂了海洋对一个民族的象征,海权对一个国家的意义。

  百年前海洋梦的燃起与破灭

  1888年,中国北洋海军在刘公岛上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北洋海军成军立显现了三大历史转变:清朝的海军由木帆船转变成为坚船利炮;海军由分散各省的水师转变成独立的军种;清朝由只有海岸防御设施转变到有了制海权。没有制海权的国家就没有海洋权益,而维护海权,海军便是核心,随着北洋海军的成立,中国也就此燃起了海洋梦。然而,北洋舰队加上南洋舰队拥有可以控制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战斗力,这样的海军也便成了西方列强的眼中钉。

  根据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一些专家的分析,日本海军的发展得力于细心经营海军,得力于战术、战略的取长补短,得力于军备实力、经济实力的优越,更加得力于海权观念的引介。

  专家同时专家也认为,清政府固然败于其处于政治腐朽、军事薄弱、外交无力的社会发展特殊阶段,但探究其深层原因,当时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对海洋在国家建设和安全中的地位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的薄弱,更是中国甲午战争失败之根源。台湾历史学家黄克武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自古重视“塞防”,以海为天险,故“海不必防”,于是只知消极抵御之“海防”,而缺乏整体规划的“海权”思想酿成惨烈的战败。

  新甲午年海权梦在此扬帆

  2014甲午年,再登昔日海洋梦燃起之地刘公岛,感觉恍如隔世,120年间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现代化过程,甲午战争中敌对的两国国力也有了新的逆转,然而如何反思甲午挫败的根源与抚平马关条约带来的历史伤痛,仍然值得我们思索沉吟。

  晚清名士严复反思历史认为,海权关系到国家的贫富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下;不缔造海权,路权也只能随之丧失;中国应在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海域建立制海权,规复海军,实行海上交通控制,拒敌于海洋国土之外。严复的想法体现了由传统消极的海防向近代积极海权的转变,并将海权上升到整体国家战略的层面,此想法正是对甲午战败的进一步反思,也是对现代人的启迪。

  “不能长驱远海,即无能控扼近洋”。血与泪的教训,120年刻骨铭心。知古而兴今,中国梦还须海权强大。

     资料显示,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长的岛屿岸线,在世界各大洋都拥有广泛的利益,海洋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积极镜鉴历史、启迪未来的现代人已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诞生地的威海刘公岛,也赫然亮出“勿忘国殇 海洋强国”的标语,宣扬海权,使其所迎宾客无不印入深心,它正如一面历史之鉴,提醒着我们决不能让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指引着我们确立积极进取的海防战略思想,大力发展以海上军事力量为主体的强大海权,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构建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2014,中国梦,从海权梦扬帆;甲午年,海权梦,从刘公岛启航!

旅游热线:0631-5287807
  • 网友投稿
    在线客服 官方微博
    游客建议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技术支持与保障:0631-58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