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传说
少帝遗孤
\
  九死一生的“汉家根”

  刘公岛因刘公而得名。说起刘公的来历,那还得追溯到东汉末年。这是一页令人不忍卒读的历史:朝廷昏愦,奸臣弄权,兵荒马乱,刀光剑影。

  军权在握的乱臣贼子董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把朝廷奸秽清扫干净”的旗号,剪除异党,到后来终于露出了麒麟下的马脚?熏胁迫董太后把皇帝刘辩(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把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拥立为皇帝(史称汉献帝)。

  董卓搬弄权术,官拜相国,权倾朝野。宗族内外全都做官,董家的子孙即使还在摇篮里,也都或得封侯,或为邑君。他荒淫糜烂,杀人如麻,割舌挖眼,砍足入锅;面对种种惨状,他竟泰然自若,又吃又喝。

  刘辩存世,董卓视为心腹之患,便命亲信用鸠酒将其毒杀,同时假借献帝旨意,将何太后赐死,又命令武士绞杀刘辩的爱妻唐妃,当时唐妃已有孕在身。

  唐妃曾对受命武士有恩。有恩不报,何以人为?但是如不履行斩令,微躯难保;武士在最后时刻想出绝招,弄来具有麻醉功能的药物,让唐妃服下,晕后假死扔出辕门,同时将这一消息告知其宫外昔日正直好友郑泰收“尸”。

  那郑泰也是久经宦海沉浮之主,大白天里未敢将唐妃“尸首”领回,而是立即从棺发落。到了夜间,本想挖开坟墓,撬开棺材,携唐妃逃走,谁知盗墓贼抢先一步,打开棺材正要伸手,恰值唐妃醒来。棺材里活脱脱站起一个大活人,吓得盗墓贼落荒而逃,并将盗墓时用作照明的夜明珠遗落墓旁,被唐妃拾起。

  荒郊野外,夜色茫茫,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孤苦无助的唐妃,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更不知身寄何处。摸摸腹中,感受到了轻微的胎动,想起宫中岁月,悲苦交集,泪如雨下。

  夜色里,她听到了细碎的脚步声,“谁?”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是我,郑泰。”唐妃似茫茫夜海里遇到了一只小船,二人相互搀扶着,消失在洛阳城外漆黑的夜色中……

  昼伏夜行,几经坎坷,二人终于奔到成皋小龙山,这里是孔圣人的后裔隐居的地方,郑泰凭着直觉,这里的仁爱之心不会泯灭,不难碰上有着仁慈之心的人。也是唐妃命不该绝,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孔夫子的第十九世孙孔荫。孔荫承祖宗恩泽,以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这位走到绝境的女子。从此,唐妃就在小龙山的孔荫家里,打算过起隐居生活。

  事情一波三折,险情并未解除。且说曹操在宫中担任点军校尉期间,对宫中变故了如指掌,一直在寻找机会斩杀骄奢淫逸、专横跋扈的董卓,不料被董卓识破,只好仓皇逃出洛阳城,径奔谯郡老家(今安徽亳县)方向逃遁。他性格多疑为人奸诈,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乱臣贼子,途经小龙山附近,怕吕伯奢一家泄密,刀起头落,将吕家满门抄斩。官府立即着手调查此案,逐户排查,立誓抓住杀人凶手。孔荫一看大事不好,一旦查到自家,唐妃必暴露无疑,“我们赶快跑吧,没有别的路可走了。”望着唐妃日渐隆起的腹部,孔荫实在于心不忍。唐妃泪水汪汪,咬着牙?熏点了点头。“记住,从今后你的名字叫碧云……”孔荫叮嘱她。

  夜黑好行路。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孔荫偕妻带女领着碧云上路了。走在陌生的山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四人相依为命。这天傍晚,途经一个叫杨家村的小村庄时,碧云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随着一声婴儿的啼鸣,一个小生命呱呱堕地了。孔荫连忙用随身携带的衣物将孩子包裹起来,找了一户人家借宿。时值公元190年。少帝生前曾留下遗愿,如果孩子是男,就取名刘民,碧云尊重了孩子生父的选择。

  月子里的碧云无法赶路了,孔荫只好在杨家村居住,将碧云安顿下来。当地人不知他们是非亲非故,还误为是一家人,孔荫叮嘱女儿,将错就错,不得走露半点风声。

  那刘民天性聪颖,稍稍懂事,孔荫便教他识字读书,及至六七岁,便教他习武,也是孔荫一份苦心,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孤儿寡母,难免受会他人欺负,学个三拳两脚,也好作防身之用。再大一大,孔荫便带着刘民上山采药,入乡行医,让他将来有个养家糊口的薄技。在杨家村里,刘民长到十四岁。

  就在这一年,又一场灾难降到唐妃面前。在逐鹿争雄的战场上,曹操战胜袁绍等各路诸侯,称雄一方。当他听说唐妃仍然活着,隐藏在民间,且生下少帝骨肉,便派兵前往捉拿,以绝后患。这一消息很快被孔荫得到,事不宜迟,逃为上策。逃到哪里去才能保全唐妃娘儿俩的性命?孔荫问计于一位尚在弥留之际的算命老人,老人重疴在身,用尽生命中的最后的一点力气,为孔荫作了点拨:东去保平安,走到天尽头。

  告别那位善良老人,孔荫父女与碧云母子简单打点了一下行装,便匆匆踏上了东去逃难的又一个曲折路程。

  临行前,唐妃对那颗夜明珠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孔荫让其带在身边,以备夜间行路之需。正是这颗珠宝,差点招来杀身之祸。一天夜间,四人正在赶路,突然路边钻出一劫匪,寻着明珠光亮,上来便抢。幸亏孔荫与刘民皆有功夫在身,拼死一搏,终于夺回了这颗珠宝,代价也是沉重的,孔荫身负重伤。东去海边,路途遥远,孔荫怕连累碧云母子,含泪告别了十四年来相濡以沫的落难母子。碧云牵着儿子刘民扑通一下跪在孔荫面前,施以大礼,孔荫欲上前扶起,但双腿伤痕累累不听使唤,女儿见状忙上前搀起碧云,但见母子二人已是泪如雨下。诗云:一声道别千钧重,万般愁绪未了情,不是患难不知交,最是难舍生死盟。

  孔荫在女儿搀扶下,走了几天几夜,终于一步步挪回曲阜老家。

  刘民与母亲从此开始了漫漫的征途。在这战乱岁月,兵匪盗贼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面前。从春走到秋,从冬走到夏,唐妃母子历经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躲过了无数次险情,终于在公元207年来到了“天尽头”的日主祠。隐姓埋名的唐妃母子,栖身在日主祠?熏从此便在这里以打渔为生?熏过着平静的隐居生活。

  “救美”结下传世情

  刘民凭着从救命恩人孔荫那里学到的一身本领,很快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会行医,周围十里八村?熏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有求必应,背起药袋就登门就诊;他有拳脚功夫在身,伙伴们喜欢聚拢在他的周围;他会射猎,常有多余的猎物送给乡邻。与此同时,他们母子也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尽管在天尽头谁都不知道这对母子的身世,但都知道他们的善良和纯朴,渔民们将海上捕捞的本领传授给了刘民。

  时间到了公元209年,19岁的刘民已经出息得墩墩壮壮,孔武有力。这天上午他又像往常一样,携弓箭穿行于林中寻找猎物。突然,听到一个女孩高呼救命。刘民拨开棘丛,循声望去,只见一头豹子张开大口四肢趴地,拉出了朝一个女孩猛扑的架式。说时迟那时快,刘民将利箭顶在弦上,瞄准恶兽,拉开了弓弦……此刻,他知道这一箭的份量,稍有闪失,女孩就将性命难保!他定了定神,稳了稳弓箭,正在恶豹腾挪而起之际,一支利箭飞将过去,不偏不倚,插进了凶兽的腹部。刹那间,豹子哀叫一声,瘫软在地。

  失魂落魄的姑娘仿佛做了一场噩梦,她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正在她惊魂未定之际,林间走来了一个英武俊朗的小伙子。“你是谁?”姑娘试探着问。小伙子爽朗地回答:“我叫刘民,家就住在天尽头日主祠。”“俺叫嵘燕。”姑娘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诉刘民,家住在附近,因母亲有病,来山上采药,没想到遇上了豹子。“谢谢大哥的救命之恩。”姑娘知情达理,且又长得端庄大方,刘民不禁眼前一亮,目光停在了姑娘的脸上。嵘燕不好意思地将脸埋进胸前……

  一听说姑娘的母亲有病,刘民便来了神气,脱口道:“如果你信得过的话,领我去你家,让我诊断一下病情,倘无大恙,兴许我能治好她的病。”“你?”姑娘半信半疑,抬头望着刘民,两双眼睛相遇了。从小伙子那善良诚恳的眼神里,嵘燕打消了疑虑,“好啊,那我得替母亲好好谢谢你了。”

  当天中午,刘民将嵘燕领回了家,拜见了母亲。碧云见儿子上山打猎扛回一头豹子,还领回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甚是纳罕。刘民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委向母亲道过,碧云甚是欢喜,饭后她让刘民到嵘燕家,帮嵘燕的母亲把脉治病。

  刘民这么多年一直在救治病人,技术日臻成熟。住了几日,经过他的一番辨证施治,嵘燕母亲终于大病初愈。望着刘民红红的脸膛,在女儿还没敢吐露心曲之时,母亲直接向刘民开了口,要让嵘燕许配与他。嵘燕羞涩得低下了头,刘民则两手没地方搁,半天憨厚地崩出一句:“等我回家与俺母亲商量一下再作道理。”

  年轻人终于在双方母亲的撮合下结为伉俪,演绎了一段中国最古老的“英雄救美人”的情话。

  “公”德绵延在民间

  公元216年,命运坎坷的唐妃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母亲,刘民夫妇心急如焚。这一回,他没能救回母亲的命。这年秋末,走过多难之秋的母亲望着身边的儿子和儿媳,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在母亲的灵柩前,刘民长跪不起。与母亲一道逃难的经历,此时此刻,一幕一幕叠印在眼前。宫中岁月,留给母亲的除了灾难还是灾难。当自己还在母腹之中时,身为皇帝的父亲就被人暗算了,做官是父亲一生的疼?熏也许他在莽袍玉带的包裹中就已深深体味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才最值得向往。他给还未面世的儿子起名为“民”,这里暗含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寓意。

  将母亲安葬后,刘民便成了一家之主,他是刘家的单根独苗,跟随母亲 逃难之中的耳濡目染,让他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不辱母命:正直立世,善良做人。

  一颗善良的种子,传承到了刘民身上潜移默化,塑造了他高尚的人格。入住日主祠之初,刘民一次跟随当地人出海钓鱼,一下子钓得一头小鲸。看着那小小的鲸鱼扭动着身子痛苦万状,刘民触景生情,想起了母亲在家盼子归来的心情,动了恻隐之心,不顾周围人劝阻,缓缓地摘下鱼钩,将小鲸轻轻地放回大海。小鲸鱼得救了,围着恩人游了几圈,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后来,在民间便有了鲸鱼救恩人的美丽传说。

  说的是公元229年,刘民与嵘燕出海打渔,不幸中途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小渔船哪里受得了如此惊险,一任大浪颠簸撕扯?熏最终撞礁翻船,二人双双被卷入水中。

  莫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刘民与嵘燕落入海中后,冥冥之中有种神奇的力量在托着自己前行,当二人从昏迷中醒来之时,发现自己已安然躺在石落村(现威海)的沙滩上,再互相瞧瞧,彼此都是毫发未损。从此,民间便诞生了一个传说,说是刘民当年放生的那条鲸鱼在危难之际驮着他们上了岸。石落村的百姓为他们传奇的经历所感动,大家你凑一锅米,我扯两丈布,七拼八凑,为这对劫后余生的伴侣补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

  观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夫妻二人在石落村度过了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刘民打造成了一只木船,经常乘船渡海到对面的小岛开荒种地、消暑纳凉,这里被石落村的百姓称为“刘氏别业”。刘民在岛上经常接济过往的船民,夜间还常擎起一炷火把攀上高高的岸岩,为过往船只导航。嵘燕心疼丈夫,在寒冷的天气里,常常随后跟来,给丈夫披上御寒的棉衣。

  一个深秋的夜晚,突然乌云压顶,狂风怒号,海浪冲天,要把小岛擎到半空……刘民从梦中惊醒,叫着嵘燕的名字,喘着粗气说:“嵘燕,我刚才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母亲在海上落水了。”“快睡吧,梦,就是个梦。”嵘燕翻了个身劝道。“不,我要出去看看,这么大的风,万一让哪个夜行的船只赶上了,可就危险了。”

  刘民让爱妻在家里守着,然后点起一支火把,迎着狂风走向了高处的岩石。

  其时,海上正有一条南方来的北行商船,已在海上同大风浪搏斗了几天几夜,几近水尽粮绝,饥饿加干渴,船上的人一个个气息奄奄,趴在舱板上,一任风浪飘摇,绝望地祷告苍天……

  立在岩石上的刘民,除了眼前燃烧的火把,面对的是一片汹涌的怒涛,他不停地摇动着火把。渐渐地,两腿发酸了,火把快要耗尽了。海天茫茫,灌进耳畔的惟有狂风的嘶鸣,“这么晚了,怕是没有船了。”他想回家,刚要挪步,隐隐约约听到海上传来微细的呼救声。

  “不是幻觉吧?”刘民侧着耳朵仔细分辨着裹挟在风中的异音。“救命啊……”没错,是有人在呼救。刘民顺着呼声在夜幕里搜索着,终于发现了一缕微弱的渔火。那渔火忽隐忽现,凭着直觉,他断定有船遇难了,一边大声地喊着,一边猛劲地摇着火把。

  峭崖上晃动的火把,给遇难的船员带来了一线生的希望。一个个挣扎着从甲板上爬了起来,拼尽最后一把力气朝火光划去……

  还好,船上的人都还活着,刘民将他们领进了自己的家———几间由海苔草搭起的窝棚。嵘燕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面条,又蒸熟了一锅红薯和玉米饼子。此情此景,让这些长年在海上颠簸的汉子禁不住痛哭失声……

  后来,每到刮大风的晚上,刘民都要来峭崖上擎起一支火把,为夜里的行船导航,接济遇险的船只,这对“全心行善,不求报谢”的夫妇,一时间成为流传南北的佳话,被南来北往的船民尊为“海圣”刘公刘母。

  若干年后,船民和百姓为了纪念这对善良的老人专程登岛,在小岛中部一面向阳的山坡上建造了一座刘公祠庙,凭借人们的一点点回忆,在庙内塑了两尊与刘公、刘母真人相似的塑像。从此,过往的船只每当行至岛前,必靠岸下船,进刘公庙祈祷祭念。经过岁月嬗变,刘公刘母渐渐成了平安神的化身,年年岁岁人们进庙瞻仰,祈求福祉。刘公岛也便因此而得名。

  刘公夫妇积德行善的典籍很多。在刘公岛博览园里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2年(魏明帝太和六年),石落村遇到了一劫,一场百年罕见的旱灾将四野的绿色化为一片焦黄,百里田畴,一片枯柴,干燥的空气似乎一点火就能燃烧。就在这一年,大海也缩回了它那一惯慷慨的手掌,小船不敢远涉大洋,近海捕捞,几乎都是空去空回。“龙王爷啊,降一点雨吧,可怜可怜天下的苍生,我们都快饿死了!”百姓们跪在海边,气若游丝地祈求着。

  这天清晨,刘民忍着饥饿在海边漫无边际地走着,想寻点什么给嵘燕裹腹。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庞然大物横在远处的沙滩上,他走近一看,那是条巨大的鲸鱼(民间传说是条长约百丈的巨鱼)。刘民喜出望外,马上召呼乡邻,一传十,十传百,石落村的妇幼老少都赶来了。刘民激动地对大伙说:“乡亲们,鱼再大,只有一条,争之不足,让之有余,我们平均分开,好不好啊?”

  “我同意,我也同意!”人们喊道,“不过,这鱼是刘民最先发现的,让刘民分块大的!”有人提议说。刘民摆了摆手说:“这是救命鱼,我一点都不能多要。”刘民这番话,把在场的老夫老妪们感动得直抹眼泪。

  石落村的百姓活下来了,他们感激刘民,更感激这条救命的大鱼,“脂膏割尽骨空存,架骨为梁镇庙门”,乡亲们用剩下的鱼骨在岛上建起了一座祠堂,命名为“鲤堂”(古时称大鱼为鲤)。从此,每年在巨鲸上岸的这一天,人们便来到“鲤堂”祭典。如今,鲤堂已不复存在,但那巨大的鱼骨犹存,博览园将其专柜珍藏,虽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历史的陈迹依稀可辨。

  ……夜幕降临了,刘公的火把又燃亮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岛上每天晚上燃起的火把,成了过往船员心中的一盏航灯,要知道,这盏灯哪怕有一个晚上熄灭了,行船人也不敢把它当成航灯!

  谁也记不清这盏灯点亮了多少个漆黑的夜海,谁也说不清这盏灯的主人救出多少个落难弟兄,谁也说不清擎灯人为何如此动力不竭,惟独能说清的是那灯下人是海圣,名字叫———刘公!

上一篇:话说刘公
下一篇:刘公颂
旅游热线:0631-5287807
  • 网友投稿
    在线客服 官方微博
    游客建议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技术支持与保障:0631-5819091